此次展览作为嘉德艺术中心重要的揭幕活动之一,由中国嘉德与佳趣雅集联合举办,是双方继成功合作“瓷中佳趣——明清官窑展览”后的再度携手,共同呈现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的非凡技艺。《雄奇昳丽——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》以中国十七世纪代表性的景德镇青花与五彩瓷为主题,从专题角度重现十七世纪风靡中外的瓷器艺术魅力。
十七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。在这个商业繁荣、个性张扬、心性解放的时代,景德镇瓷器的制作蓬勃发展,形成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制瓷艺术高峰:既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巧思与充沛鲜活的创造性,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文人趣味。从造型的多样化与题材的多元化来看,十七世纪的景德镇瓷器就是社会万象的一个缩影。一方面,迅速发展的城市中产阶级开始追求风雅生活;另一方面,文化消费的意识与潮流的提升也使得许多民俗典故、戏曲小说等大量涌出,成为了此时景德镇瓷器设计源源不绝的灵感与素材。
青花与五彩瓷是十七世纪的主流产品,许之衡在《饮流斋说瓷》中评价“硬彩、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。”由于瓷胎与青花料的提纯技术的提高,青花瓷上的山水开始与传统的绘画技法风格融合,所谓纸绢上讲究墨分五色的水墨变化效果,也被应用在青花瓷器的发色浓淡层次变化上,并结合各种笔皴之法,使此时瓷器上的山水图成为了纯粹的绘画艺术。晚明以后,大批文人名士纷纷转向社会活动,把经典、传统的艺术与美学的原则、标淮、追求,倾注在瓷器的创造上,使纯粹的文人趣味史无前例地全方位体现在过渡期的瓷器上,无论是斋室里的花器,还是书案上的文具,瓷器业已成为了艺术品味的象征与情才遣怀的寄托。
另一方面,自隆庆元年开海禁之后,东西二洋与中国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,至十七世纪达到了顶峰。景德镇瓷器是海外市场需求最大的商品。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大量购买瓷器运往欧洲各国,风靡一时。而日本正是江户时代初期,外销瓷器主要包括"古染付""祥瑞""南京赤绘""明末清初手"等多种风格的各类茶器、香道具及料理器具。本次展览展出一批富有代表性的外销日本器物,反应出十七世纪中日文化的交流的轨迹。